「人際關係」實在是件非常複雜深奧的學問。
一個懂得與人和睦,而且能身體力行的人,
肯定擁有很高的智慧。
既然能把最難搞的人給「搞定」,
做起事來成功的機率自然比別人高很多。
有一種人特別擅長收服「怪咖」,
愈是古怪、愈是偏激、愈是直衝衝的人,
愈是他決心征服的對象。
也就是說,這一種人很奇怪,
若是對他好,他當作理所當然,
對他冷漠跩酷,他反而對你熱絡,
誠心想跟你「化敵為友」。
「與人和睦」雖是好事,
但我並不欣賞這樣的行事風格,
而我也不容許別人用高傲冷酷的態度來換取我的友誼。
在人際關係這件事上,我喜歡「禮尚往來」,
總覺得這是比較文明的作法。
我喜歡對人家好,也可以為人付出,
但那都不該是單向的。
如果得到的回應接二連三都很消極,
我也會慢慢退縮,保持一個安全距離,
絕不會一直往前衝,挖心掏肺,
非要讓你感動到給我燦爛一笑。
我承認我的愛心實在不夠,
愛自己還是遠多過愛別人。
阿芳和我分享她的經驗,
換作是我,我也會這麼做。
阿芳在原公司和一位同事理念不合,
兩人雖地位平行,沒有從屬關係,
但同在一個屋簷下,總是難免要合作,
他們中間爆發過爭執,之後表面沒事,
心裏還是有芥蒂,最後阿芳決定她走先。
離職前,公司新來一個女生小玲,
發派到阿芳底下,而且正好坐在阿芳隔壁。
在那短短的一個多月兩人有不錯的互動,
阿芳走的時候,
她送了阿芳一張小卡片並請吃一鍋「三媽臭臭鍋」。
阿芳是很「惜情」的人,雖然短暫相處,
但阿芳已將小玲視為朋友。
不久小玲的父親去世,
阿芳也特別傳簡訊表達關懷問候之意,
是出於真心,不是應酬。
約一年後吧,小玲出現在阿芳的教會。
初見面阿芳很驚喜,問小玲怎麼會過來,
小玲反應冷淡,表示原教會不合適,
所以換來這裡。
阿芳當然是歡迎啊!
只是後來幾次去找小玲說話,
她都是冷冷的、淡淡的、有一搭沒一搭。
阿芳雖不明白真正的原因,
但總是一葉知秋,不便再多說什麼,
從此看到小玲點頭微笑就好。
後來才知道,阿芳走後,
小玲調到原和阿芳不合的那位同事底下,
對於阿芳和那人之間的過節也有所知悉,
可能是為表達對現任主管的向心力和忠誠度,
因此決定對阿芳還是冷處理的好,
以免別人以為她和阿芳是一掛的。
人在江湖,總是要有安身立命保身之道,
這點阿芳完全理解,可是也忍不住嘆息──
一、過去的是是非非、恩恩怨怨,
在阿芳決定出走的瞬間,已經煙消雲散了。
可是凡走過必留痕跡,有人或將之存在心裏、
或大書特書、或傳唱千古……
那都不是阿芳能掌控的,只能順其自然。
二、那些歷史故事與小玲何干呢?
她又沒有參與其中,
為何不能置身事外享受單純的友誼就好?
為何這麼容易受人影響?
難道這個世界已複雜到全面泛政治化,
凡事都必須選邊站表明立場嗎?
但若這是小玲的選擇,
阿芳也只有尊重、接受、順其自然了。
阿芳說:她不會多做什麼企圖「挽回」這個朋友,
也不會找機會跟她說明、解釋過去到底是怎麼回事。
有人只聽一面之詞,那就去吧!
阿芳攤攤手,還是順其自然。
友誼固然可貴,
但過度刻意爭取卻又失去意義。
朋友來來去去,問心無愧就好,
其它只能釋然。
誰都不愛失落的感覺,
但也必須承認、接受無能為力的事太多。
但當朋友漸行漸遠,也只能順其自然,
默默目他遠去的背影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