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教會人數增長至三百多人,
已經無法每一個人都認識。
就算聚會中曾短暫點頭、握手、寒喧,
許多面孔還是像過眼雲煙,
在街上碰見印象模糊,
認得出來但未必叫得出名字。
這是教會擴大必然的現象。
人形形色色,同感一靈就好。
就算是小教會,
也不可能跟每個人都麻吉。
Eric和Penny夫妻和我們算是熟識親近的朋友。
很感謝神在這個階段,
給我們這對屬靈同伴,
在經歷神的過程中相互扶持激勵。
這對夫妻和我們有些類似之處──
Eric和Jeff都從事創意工作,
都是盈虧自負的經營者,
對於現實與理想求取平衡必經的無奈與壓力,
特別能夠相互了解感同身受。
他們同屬「慢熱型」,
剛認識話不多,
但內裡的熱情,
熟了以後會慢慢釋放。
Penny和我性格截然不同,
但我非常欣賞她。
如果她和我如出一轍,
我們可能沒辦法做朋友。
我的個性實在很不可愛,
非常不好相處。
Penny是泰雅族原住民,
有著與生俱來的好音感音質。
但當媽媽之前,
是活耀的專業歌手,
發過好幾張專輯。
現在以家庭孩子為重,
作品比較少,
但這次她告訴我,
新專輯慢慢在籌備中。
哇!
真的很期待!
Penny的歌聲是天籟呀!
很高興那從天上來的聲音,
又要來到人間了。
我最愛的還不是她的歌聲,
還是她豪爽又細膩的人格特質。
Penny的豪爽是寬厚待人,不計較小事。
說她細膩是指充滿愛心、願意為人著想。
但這並代表她處處退讓沒有原則,
很多事情她的立場很清楚也明確表達。
看她和家中印傭的互動,
便可感受她既恩慈又堅持大原則。
這是她成熟的地方。
我想神把這樣隨和的人放在古怪的我身邊,
正是要給我一些啟發,
對照出我的不足不同,
讓我自己思考摸索修正的方向。
這回我們搬到鄉下,
家中屯放太多東西,
不方便接待客人,
於是和他們約在附近瀕海景觀咖啡屋聚聚聊聊。
店名是北非地名,
但陳設裝潢和北非沒有什麼關聯,
單純是順應地理環境走海洋風。
其實如果先天條件好,
採光、通風、自然景觀都很棒,
過多的裝潢反而顯得做作又多餘。
這點「卡薩布蘭加」倒是還算恰如其分,
沒有妝點的過火。
很多景觀餐廳賣的是風景,
餐點像是附帶的。
粗糙、潦草、隨隨便便,
好像只要端上桌就應付客人了。
有些乾脆用冷凍料理包打發。
我是覺得:
既然賣餐點,
總要開發幾樣自家特色菜,
不用複雜不用難,
只要食材新鮮用料不俗,
突顯待客熱忱讓人印象深刻,
之後客人自然會再回流。
料理包的口感和現炒現做很不一樣。
光是「溫度」和親切感就差一大截。
還好「卡薩布蘭加」不用料理包,
都是現點現做的,
這點就讓我感激不已,
不挑剔他們的手藝。
大家都有的玉米濃湯
份量和口感都還好啦,
我會再光顧。
Eric和Penny感覺如何,
我就不知道了。
我們聚在一起,
主要是分享交通,
食物是其次再其次,
可以坐的舒舒服服的說話就已滿意。
吃的好是加分,
若不是難吃到離譜,
都不會有怨言。
後記-
那天晚上,
我們去Eric位在市區的工作室看看。
那個工作室是Jeff介紹給Eric的,
原是我們另一個好朋友光光閒置已久的空屋。
那時Eric和原先的合夥人意見不合,
決定另起爐灶重新開始。
拆夥時Eric沒有從原公司帶走任何資源,
可說是多年心血與累積全都拱手給人。
只有神的兒女才有吃虧的氣量,
因為我們知道神是豐盛又大能的。
在祂裡面我們一無所缺,
而且祂必憑祂的公義信實補還我們每一個虧損。
萬事起頭難。
這間小小的工作室乍看很不起眼,
又擠在狹窄的地下一樓,
之前還遭遇颱風淹水,
我們和Eric一起去看房子的時候,
我曾偷偷的感到氣餒。
事隔一年多,
我們再去看的時候,
它已有了全新的氣象。
Penny一一述說整個建設歷程。
他們一進去,
先架高做地板,
因為原先的磁磚地板已經翹起來。
然後天花板裝設輕鋼架燈具;
兩台分離式冷氣是教會弟兄正好多出來免費贈送的;
會議桌椅是過去配合的家具廠商看他們創業維艱友情贊助的;
辦公桌先用教會淘汰下來的,
不夠再上網撿便宜。
給個月後,
有些案子結案賺了錢,
才開始訂製櫥櫃,
整個工作室漸漸成型。
這一切一切都是神的恩典。
他們胼手胝足,一步一腳印,
相信神都看見,神都知道,
因為神親自帶領。
他們的經歷帶給我們很大的鼓勵,
因為我們也正在過程中。
相信神做在Eric、 penny身上的,
也會做在任何一個信靠祂的人身上。
Eric夫妻的見證,
更加堅固我們的信心。
主啊,
我信靠祢!
堅定不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