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我大學時期(距今已年代久遠了),還十分保守純樸,
大學女生沒什麼人化妝上課。
我算是走在潮流前面的,但也只有輕點朱唇,
上一點口紅增添氣色,
這在當時已經是很不得了了,
被視為愛招搖的高調異類。

 

愛美是天性。
有位女同學對我的口紅很有興趣,
我把脣膏拿出來借她看也讓她試在嘴唇上。
那時候大家都土土的,不懂什麼適合不適合,
有顏色就是水啦,看得出來她也喜上眉梢。

 

可是樂沒多久,有位男同學看到她:

 

「哎喲,擦口紅!」

 

她好像做錯事般急忙解釋, 指著我說:

 

「是她幫我擦的!」

 

好像是我把她按在地上,硬是給她塗上顏色,
不然她可抵死不從──
人家可是良家婦女,脂粉不施的。

 

還好我從來不是乖乖牌,
化妝是不需要向任何人解釋的。

 

初出社會工作,
進入風氣比較開放的傳播業,
很奇怪,明目張膽化妝的女生還是不多。
有些女生不知是耍心機還是存心做作,
明明臉塗的白牆一般,可以充當日本藝妓了,
還在那裡假仙,
說「沒有啊!我沒有化妝……」

 

可能那個年代的女人,
審美標準首重「麗質天生」,
化妝都要遮遮掩掩怕被看出來,
那像現在整形都大方公開了。

 

我化妝的啟蒙早,但並不代表手藝好,
而且進化速度很慢。

 

口紅開始-然後是隔離霜-再過來是補點蜜粉-添個腮紅,
眼睛一直不敢動她,
天生牛眼,再去強調怕太誇張,
偶爾「重要場合」上睫毛膏,
就這樣維持很多年。

 

直到去年,才開始試著上眼妝,
一年下來我的感想是──
沒有眼妝的妝實在算不上「妝」,
我的「妝感」體驗從眼妝開始。

 

近幾年,化妝風氣大躍進,
美妝版部落格往往最熱門點閱率最高。
很感謝這些年輕女孩兒們無私的分享,
我們這群又宅又笨的老姐妹著實獲益匪淺。
但我覺得,無論化妝還是衣著,
主要還是要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,
不然眾說紛紜,被人牽著鼻子走,
最後變成四不像。

 

任何裝扮要先能過自己這關,
如果自己都彆彆扭扭不自然不大方,
就算高人(造型專家或身邊所謂「達人」)叫好,
還是沒有用。

 

畢竟妝扮是為了更加自信,更能展現自己的神采,
不是綁手綁腳,看起來更僵硬。

 

所以,「化妝」要從了解自己開始。

 

有些素顏主義者,認為化妝是在物化女性。
(有人就是這麼無聊誇張,任何時尚事物都跟「物化女性」扯在一起,  連喜歡「hello kitty」都不行!對啦,整個人灰撲撲、作老學究狀,最不「物化」了。)
也有人告誡她想要開始化妝的女兒說:「化妝品很貴,化妝又浪費時間,不如拿來補眠。」

 

這是觀點的問題。
有人覺得出門前多花一個小時化妝,
還不如在床上多睡一會兒;
我是認為:寧可花一個鐘頭妝點門面,
換取接下來八九個鐘頭自信滿滿,
看到誰都神采奕奕、容光煥發。

 

這是自由選擇,沒有對錯,
意見不同不必互相撻伐。

 

至於化妝品貴不貴,
也是價值觀的問題,
值不值得因人而異。

 

有一說法「化妝是禮儀的一部分」,
我不完全認同啦。
身邊有許多女性不化妝但清爽宜人、氣質出眾,
如曹師母和我們的馬總統夫人,
她們都是我心目中實力派美女,
經得起歲月和審美潮流的考驗,
她們的光芒由內發出,自成一格。
但這樣的人畢竟少數。

 

平凡如我還是有差,而且是差很多。
粉抹上去,氣勢大增,
即使突然遇見重要人士也不驚惶失措,
可從容應付。
若沒化妝,難免心中扼腕,
氣腦自己徒然失分。
尤其中年之後,
簡直無粉不歡,
沒化妝整個人黯淡下來。

 

雖然如此,
我還是適時光著臉出去見人。
因為不想讓化妝品挾制我,
好像一刻沒有它都不行,
去巷口便利商店買報紙也要大費周章,
不然不敢出去。

 

愈是愛化妝,愈是要接納自己沒化妝的模樣。

 

我的堂姐只要出門必全副武裝,
穿戴整齊,永遠只有一套淑女裝扮,
去爬山也要穿絲襪,
沒大我幾歲卻像個典型老派女人。

 

我喜歡「風情萬種」,有不同樣貌。
爬山、游泳、散步等戶外活動,絕對脂粉不施,
讓毛細孔也呼吸不一樣的空氣。

 

很多人驚呼我妝前妝後相去甚遠!
是的,沒辦法,那就是我的真面目。

 

只能說,不管化不化妝,做自己就對啦!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silentbear 的頭像
    silentbear

    樂樂的細拉雜記~與大黃小黑共舞

    silentbea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